温室观光园是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是农村土地上建设的大面积建筑,因此也与钢筋混凝土建筑有所区别。智能温室的大部分是可组装可拆卸的材料。对几年后的土地复耕影响不大。新型水培蔬菜同时现代农业中温室观光园本身也是重要的生态,通过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的调节内部形成绿色的小生态环境,根据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内容,水培蔬菜系统现代农业的展览展示、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生态餐饮、办公等日常活动,从而加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稳步实现。
中国景观展览温室的快速发展始于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植物温室,它的建设加快了国内景观展览温室的深入研究,掀起了一轮建设高潮。新型水培蔬菜2000年,北京植物园大型景观展览温室万生苑(图2)正式开放,建筑面积9500m2,跨度55m,建筑高点20m。万生苑温室造型优美,气势宏伟,其具创意的造型确立了标志性建筑的地位。水培蔬菜系统设计者很好地诠释了“绿叶对根的回忆”。温室分为4个主要栽培区,现有植物种类3100种,内部环境实现了计算机调控,开启了中国智能化设施完善的景观展览温室的先河。
鱼菜共生系统的初学者,一般难以控制水的质量,养鱼容易死,因为很多鱼菜共生的初学者不懂分辨鱼菜系统的各种参数,而根据不同参数饲养不同的鱼似乎也很难。因此,我们建议,鱼菜系统初学者可以饲养红色罗非鱼。新型水培蔬菜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红色罗非鱼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水培蔬菜系统除了可以食用外,由于其体色鲜艳,也很具观赏性。养殖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特别是在夏天,鱼菜系统放置于阳台或楼顶,水温容易升高,红色罗非鱼耐高温,耐低氧。
养鱼和种菜原本是两项分离的农业技术,可能受到了“稻花鱼”(稻田养鱼)的启示,逐渐将两项技术融合为一。形成了鱼和菜共同促成的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项综合效益很高的纯有机耕作模式——“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新型水培蔬菜前国内专门从事鱼菜共生研究和市场开发的公司还不多,其实鱼菜共生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水培蔬菜系统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主要的是要考虑这样一个系统的平衡。
(1)适时栽培:冬季气候变化大,要考虑避免茎叶遭受霜冻危害。(2)品种选择:首先应考虑选择经济价值高,季节差价大,保温栽培早熟,增产效果显著的蔬菜种类。(3)棚温管理:以保持较高的棚温,促成新根的发生和迅速恢复生长生长。新型水培蔬菜(4)病虫害防治:应加强防治。(5)合理密植:应用严格的植株调整技术,实行密植栽培。水培蔬菜系统(6)保花保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保花、保果。(7)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使植株多接受阳光。(8)防止逆温:植株生长好,耐寒性差,更易出现冻害。
水肥一体化就是先将肥料兑水溶解,再加入管道灌溉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输送到作物根部,适时适量满足作物水肥需求的一种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型水培蔬菜通俗地讲,水肥一体化就是作物的根在哪里,就将管道通到哪里,水和肥就送到哪里。水肥一体化实现了七个转变: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被动灌溉向主动灌溉转变;水培蔬菜系统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专家指出:水肥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更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堪称“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