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植型养殖模式为例,它是原始的水产养殖模式,即耕塘牧鱼,当下,在渔业诸多模式中,该技术模式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们在渔业生产实践发现水土尤其是像江河湖泊、浅海滩涂之类的水面、水域和水体具有强的基础生产力,即在光热气的负荷和水土植被承载下,同一水体不同养殖生物之间存在一些的共生互补关系,新型水肥一体化主要是食性,在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种共同生长,这就是原始的水产养殖模式,同时也是种植型养殖模式,即天生地养的原生态养殖模式。水肥一体化技术该技术模式不但能优化改良养殖场地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生态平衡,环保、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且产品品质特别、优良,能大幅度提高水产养殖的社会经济效益。
鱼菜共生系统的初学者,一般难以控制水的质量,养鱼容易死,因为很多鱼菜共生的初学者不懂分辨鱼菜系统的各种参数,而根据不同参数饲养不同的鱼似乎也很难。因此,我们建议,鱼菜系统初学者可以饲养红色罗非鱼。新型水肥一体化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红色罗非鱼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除了可以食用外,由于其体色鲜艳,也很具观赏性。养殖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特别是在夏天,鱼菜系统放置于阳台或楼顶,水温容易升高,红色罗非鱼耐高温,耐低氧。
养鱼和种菜原本是两项分离的农业技术,可能受到了“稻花鱼”(稻田养鱼)的启示,逐渐将两项技术融合为一。形成了鱼和菜共同促成的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项综合效益很高的纯有机耕作模式——“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新型水肥一体化前国内专门从事鱼菜共生研究和市场开发的公司还不多,其实鱼菜共生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主要的是要考虑这样一个系统的平衡。
国内专注鱼菜共生领域的农业公司还不多。很多农场只是把鱼菜共生作为三产概念引入农场,并没有实际采用鱼菜共生技术进行大规模栽培和向市场供应蔬菜和水产。新型水肥一体化耕作体系模式:1、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形成一个闭路循环。水肥一体化技术2、开环模式: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